中國迫切需要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
作者:admin 發布日期:2023-04-04
北京4月9日電(中國經濟時報)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和英國駐華使館共同主辦的“加強中國老年服務人員隊伍建設”研究成果及研討會在此舉行. 深圳養老院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南陽養老院一些社區服務的機構,是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顧的地方,工作人員分為社工、護士、醫生、義工及助理員等,提供的是老人服務。南陽老年癡呆護理配備專業的病人營養師根據老人的疾病需要隨時個性化調整飲食結構。南陽老年人護理先進的診療設備和專業的醫療護理人員,家屬更無須擔憂老人的健康。 有條件的養老院還接受自負盈虧的老年人,他們享受退休養老金,并堅持自愿入院和自由出院的原則。 養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年人參加適合自己特點的生產性勞動和娛樂性體育活動。 深圳養老之家的服務內容包括:老年人自助護理、每日兩次血壓、體溫測量記錄、提醒老年人按時服藥、提供老年人健康撲克牌等自助活動。 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他們洗澡和理發。 深圳養老院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非營利組織,又稱養老院。 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與企業合作經營,可以滿足各種需要的老年人。
該項目于2012年6月在英國繁榮基金(uk prosperity fund)的支持下啟動,由英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社會發展研究副主任岡森牽頭。在過去的一年里,研究小組對重慶、杭州和北京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了調研。
課題組發現,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在制度建設、硬件配置、人才培養等方面存在諸多歷史欠賬。在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近年來,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迅速,但過于集中于機構養老。發達國家的養老金大部分來自家庭和社區。此外,近80%的機構床位使用者是健康老人,這些老人留在養老機構僅僅是因為他們無法享受適當的服務,在家中沒有娛樂活動。因此,課題組建議,應該減緩養老機構的擴張速度,制定養老服務的評價標準,讓養老機構為那些最需要幫助的老人服務。
此外,課題組提出,我國農村養老金融服務管理人員進行隊伍文化建設問題嚴重滯后。對此我們建議中國政府應出資補貼社會責任保險,并提高自己養老機構工作研究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加強養老護理員職業化的培訓,尤其是在居家養老和社區居民養老模式方面;建立一個專業養老護理員的職業資歷評價體系標準,搭建好職位提升的規則,并確保其工資與職業能力等級相掛鉤;通過分析公眾宣傳方式以及授予榮譽等辦法就是提高養老護理員的社會經濟地位;建立主要包括醫護人員、社會科學工作者、康復醫療師等在內的養老信息服務職業群;逐步對海外開放養老服務公司市場,以開放促發展;發展并標準非正式照料服務;鼓勵技術不斷創新,以減輕對勞動力的依賴;拓展為養老護理服務籌資的渠道。